一、戏曲说说女子
1、梅派戏中的“巾帼英雄”有很多,谭茗心偏爱“穆桂英”。京剧《穆桂英挂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剧目之可您知道“捧印”一场,穆桂英的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了什么吗?谭茗心老师详细地为您拆解讲述。
2、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其中包括:
3、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啦,首先祝各位高考学子们都能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6月是本学期的后一个月,“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苏剧教育传播中心”的送戏进校园活动还在继续。精彩的演出,有趣的互动,让同学们在紧张的期末复习中,有了一丝放松与闲适。
4、也希望高考结束的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进到剧场来看戏,给自己五彩斑斓的假期增添传统文化的新色彩。继续关注我们吧!
5、中国戏曲博大精深,舞台上人物角色众多,读书人当然也不仅仅只有这三种哦!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昆曲苏剧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也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剧目,所以就等待大家自己来开发吧。
6、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其他如服装、化装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7、2016年初,通过花菜我认识了教育戏剧,爱上并决定从事它。不久后花菜说我们要做一个教育戏剧的品牌,得为它起个名字,于是两个脑袋旋转了好几十下,“壹豆”便出生了。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由此开始,直到现在。
8、可是,因为我经历过戏剧带给我的温暖和触动,所以我相信这趟摆渡的必要性。光芒虽弱,但总是还有光啊。希望共同守护这束光的伙伴们都能更加明亮。
9、演化:“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10、在很多人心中,李谷一是一位歌唱家,因为她所演唱的《乡恋》《绒花》《难忘今宵》等歌曲成为了经典之作。而其实,李谷一更是一位戏曲艺术家。她是湖南花鼓戏演员出身,60年代就因花鼓戏《补锅》而出名。后来她提出了戏歌的概念,并且将《浏阳河》《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作品带给了观众。多年以来,致力于推广花鼓戏的她,成为了花鼓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11、有人说演员是慈悲的,他允许这些灵魂进驻到自己生命里。确实是这样。即使再平凡的一个生命,也有夜莺在他身体里歌唱。我听到过。
12、特点:豫剧因各地语音差异,在音乐上形成带有区域特色的艺术流派。清末民初,洛阳等地的豫剧多用下五音,而开封等地的豫剧多用上五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区别,豫剧艺人将洛阳等地的唱腔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称封丘各地的唱腔为豫东调(又称祥符调)。
13、红生:专指勾红色脸谱的老生。
14、兴辉传媒业务范围:专题片、广告片、微电影的创意摄制;录音混音、个人专辑录制;演艺统筹、庆典策划等。
15、昆剧的表演,是一种歌、舞、介、白各种表演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昆剧的音乐伴奏也颇为齐全,管乐有:笛、箫、唢呐等,弦乐有:琵琶、三弦、月琴等,打击乐有:鼓板、大锣、小锣、铴锣、云锣、小钹、堂鼓等。
16、小香玉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孙女,攻花旦兼闺门旦、小生。出身梨园世家,得祖母常香玉嫡传,一级演员。代表作有《白蛇传》、《五女拜寿》、《花木兰》《拷红》等作品。创办“小香玉希望艺术学校”“北京小香玉农民工子女艺术培训计划”培养艺术人才。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有《鸡犬不宁》(2006)、《鸳鸯戏水》(1988)《田桂香》,电视剧《常香玉》《贞姐》《鹿鼎记》(2008)等。
17、《花木兰》是一部由剧作家陈宪章和王景中从《木兰从军》改编的豫剧,主唱为豫剧大师常香玉,是1951年常香玉为抗美援朝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进行义演时的主要剧目。
18、2013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教育戏剧(包含论坛剧场),对我的震撼简直像黑暗中射来的一道光。那时的我还只是个满怀一腔对教育的热忱的鸡血少女,只知道什么教育不好,却不知道该追求什么。84亩地做了个面向青年公益人的艺术教育项目,我报名了。在我开始进入工作坊前,还带着“什么是教育戏剧?把教育和戏剧放一起好奇怪哦”的想法。却在进入工作坊后的七天里,在廖佩芳老师的带领下——又哭又笑地经历了自己的一生;在各种戏剧情境里不断拷问自己,不断反思自己行动背后的原因;将当时自己感兴趣的“性侵”议题推上了论坛剧场,在各种艰难的绝境中,哭着寻找那一点点的希望……
19、刀马旦: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不用打出手。
20、演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二、中国戏曲的说说
1、读书人考取了功名,自然是要做官的。做了官,还是正面形象的官,那这类读书人的主要职责是——劝人向善,戏曲舞台上多以官生、老生来应工。
2、承办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中心
3、合作联系:zhaozb@cnr.cn
4、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赏心悦目的扮相,光彩照人做派把中国古代女子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亦或是山野村姑的美集中体现在角色身上,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像您所说:举手投足、流光溢彩、风华绝代、美轮美奂。中国古代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为了喜庆、娱乐、消磨时光,它更多承载着宣传惩恶扬善、教化百姓的功能。所以青衣、旦角设计的唯美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即使是悲剧女主角的扮相也是凄美动人的!。
5、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生、旦、净、丑本行为主的应工戏,是观众百看不厌的精品。
6、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7、编辑:刘辰莹李津婵赵倧博
8、小生:主要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角色。
9、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以唱功见长,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
10、主办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11、昆剧,旧称昆(山)腔、昆曲,相传为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人顾坚初创,明中叶经魏良辅改革,形成曲调婉转,以管笛伴奏为主的新风格,俗称“水磨腔”,受到观众欢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出现大批作家和作品,并以苏州为中心向长江南北广泛传播。
12、武生:主要扮演的是勇猛战将或是绿林英雄。
13、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居住在太仓的魏良辅总结北曲演唱的艺术成就,吸取海盐、弋阳等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这时的昆腔也只是清唱,闲雅整肃、清俊温润。
14、在我对戏剧觉醒之前,我的老师们早已献身于此。他们以自己遗存的生命建造了房屋,创造了富有诗意的工作方法。他们之中很多人籍籍无名,或极少被人记起:他们在沉默中工作,在排练室里谦恭有礼,在满是观众的剧场之中忙忙碌碌,年复一年,取得非同凡响的成就之后,他们却逐渐从这些地方隐退,终消失。当我明白我个人的命运也会步他们的后尘之时,我也领悟到,我继承了那种执着且独特的传统:活在当下,不怀任何期待,只是期望透彻领悟那些无法重复的时刻:人与人在昏暗的剧院相遇,没有其他任何的保护,只有真实的肢体动作和发人深省的台词。
15、为了庆祝今年的世界戏剧日,以及为年满三岁的壹豆戏剧做一个纪念,壹豆戏剧的宝藏女孩们将要在此分享她们与戏剧的故事。文字比较长,如果你对她们的故事感兴趣的话,请耐心读下去——
16、另外如苏剧《跃鲤记·芦林》中的姜诗、昆剧《燕子笺·狗洞》中的鲜于佶,都是付行当应工,不怎么光彩的读书人。希望看过戏的同学们,不要学他们哦!
17、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18、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
19、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小曲七十二”。
20、演化:豫剧是中国大的地方剧种,居全国各地方戏曲之首。2006年,文化部门统计的国有专业豫剧团体数量为163个,是全国拥有专业戏曲团体和从业人员数量多的剧种,成为中国戏曲三鼎甲之榜眼。豫剧旧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曾叫“河南讴”。“豫剧”之名早泛指河南各剧种。
三、戏曲人生的说说
1、另外如昆剧《玉簪记》中的潘必正、《西厢记》中的张生、《西楼记》中的于叔夜,都是巾生行当应工,主攻“谈恋爱”的读书人们。
2、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以唱功见长,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
3、谭小令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金泉先生的关门弟子,工老旦行当。
4、青衣(正旦):端庄娴雅的女子。花旦: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
5、花衫:熔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于一炉的全才演员等称为花衫。
6、2016年3月,我和伙伴文婧,同在梅沙的平台下,创建了壹豆戏剧,一边兼着户外,一边兼着戏剧;16年9月开始,我离开了户外营地导师的岗位,全身心转向教育戏剧。后来,我们团队里又来了螃蟹,又来了多多。一批纯粹的热爱着教育戏剧的人聚到了一起。到今天,竟也三年了。
7、青衣和花旦,在中国传统的历史上,就像是两个风华卓绝,风情万种的带有像谜一样的色彩的角色。而她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8、监制:魏胜利尹亦诚莫晓芳
9、解析在戏曲五大行当中,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有正旦(青衣)、花日、刀马日、武日、老日、彩日等。
10、点点星辰,孤月难相对。风花雪月恨寒冬,此情不曾永恒,故人在何方?黄沙漫漫,落日更长空。夕阳西下笑红尘,自古反复无常,沧海桑田去。
11、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贤惠善良,忠贞不二的年轻女子,其性格十分符合封建审美标准。至少她们的外在表现、言行举止是十分端庄的。而花旦则显得活泼开朗、天真烂漫,甚至泼辣,带有喜剧色彩她们往往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脚下灵巧。从《白蛇传》中的青白二蛇的言行举止,无论唱词、表情,还是动作都可看出这样的区别。
12、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别是打出手。
13、的是,青衣有水袖,而花旦没有。青衣的衣服多是长衫,简洁但是高贵大方,令人一看就觉得是斯文的小姐,即使落魄了,也朴素大方;而花旦服饰色彩艳丽,以短衫、裤子或裙子、小袄配以围裙为或坎肩为主。
14、牛欣欣出生于河南夏邑县李黑楼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小爱扭爱唱,就在牛欣欣三岁多一点儿的时候,她的表演天赋被发现。
15、谭筱羽,工老生,拥有“云遮月”般的嗓音,在舞台上英俊潇洒、魅力十足
16、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17、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万历末,昆腔传入北京,成为全国性剧种,称为“官腔”。
18、特点:一般多用紫檀、红木制作,有些地方用枣木心制作,材料必须坚实、干透,不能有疤节或劈裂。外表光滑、圆弧和棱角适度。应用于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及民间器乐合奏。清代李调元《剧说》:“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19、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
20、我们送戏进校园经常上演的苏剧《十五贯·访鼠测字》中,况钟即为这样的读书人。他有勇有谋,在断案中用妙计让真凶娄阿鼠露出马脚,无意中说出了犯罪事实。
四、戏曲唯美说说
1、这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悲剧。写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成为恋人。但却因两个家族是世仇而不能结合。在神父的帮助下,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一次罗密欧为替朋友复仇,刺死人而被流放。朱丽叶为了逃避父母的逼婚,喝下神父的药酒“假死”。由于报信人的耽搁,罗密欧误以为朱丽叶真的死去,在她身边自杀了。朱丽叶醒来,悲痛万分,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部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之间的冲突,歌颂了自由的爱情,批判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位主人公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争取爱情自由的典型。
2、#03反面形象的读书人
3、在这样的一些时刻里,我们看到了我们想要的教育戏剧课堂上孩子的样子——真实、敏锐、丰盈。
4、“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裢啊~~~~~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说起这段豫剧唱词,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豫剧“皇后”常香玉那脍炙人口,几十年来一直回响在中国,并传唱到海外的代表剧目《花木兰》中的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5、点击下面的视频欣赏:小香玉版
6、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啊)。
7、(摄影/摄像:王玲玲)
8、由于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上赠板的广泛使用,字分头、腹、尾的吐字方式,以及它本身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9、我的戏剧家园存在于那些与观众相遇的时刻。他们来自我所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他们夜复一夜地来到我们的剧院,陪伴我们,与我们分享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我的人生由这样一些独特的时刻筑成——当我不再是我,当我不再为我自己受苦,我获得了重生并理解了戏剧这一职业的涵义:为追求纯粹的短暂真实而存在。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知道我们在舞台灯光下的所言所行,是真实的而且反映了深沉、个性的那部分自我。我戏剧的国度,无论是我自己的还是演员们的,都是由这样的一些时刻组成:我们抛弃了面具、修饰以及对我们自身的恐惧,我们在黑暗中携手。
10、戏曲是中国传统的舞台艺术,综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方式,包括了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秦腔、评剧、粤剧、越剧、昆曲、黄梅戏、潮剧、晋剧、花鼓戏等多个剧种
11、首先,后一句是不是没打完。赏析短短数言融合了京剧旦角的三大流派和几大剧种,明确了戏曲广告的身份,点明了主要内容,既对仗公整有内容丰富。
12、我们本是渺小的人,并无多大的力量。借着戏剧的魔法,打破有限生命的的限制,将人类历史上那些经典的境遇、不朽的情感、永恒的追问,带到孩子和我们面前,在这些戏剧游戏和戏剧片段里,让生命得以穿越现实的庸俗和无意义,得到擦拭和滋养,发出应有的光。
13、谭茗心,得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亲传,是梅派第三代传人中的佼佼者。
14、什么是美的,也许是眼中那份纯粹的真实。什么是好的,也许是心里那份满足的情绪。人生匆匆数载,等到我们老到哪里都去不了的时候。也许心中美好的就是往昔岁月朝着梦想努力的经历。从今天开始为积累美好而努力,早安!
15、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
16、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17、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剧作家的新作品不断出现,表演艺术日趋成熟,行当分工越来越细致。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短剧。
18、未成年人昆曲教育传播中心
19、当然留了,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艺宝典,它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古代人民精神文明的代表尤其在元朝戏曲发展到高峰像的《桃花扇》《长生殿》至今唱不绝口,当代的《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等都十分好,我认为戏曲要突破唱腔让青年人也喜欢才好
20、搜索“欢天戏地”专属频道
五、听听戏曲说说
1、明清是我国地方戏曲剧种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康熙、乾隆之际,盛行“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戏曲声腔。“南昆”,是指产生于元末的昆山腔。“北弋”,是指产生于元末的弋阳腔。“东柳”,原指山东的柳子腔,后来则是泛指唱山歌小调的声腔剧种。而“梆子”则是指明末清初“始于陕西、以梆为板”的“梆子腔”。到了清代中期,又出现了影响深远的皮黄调,皮黄调系统中的京剧则是风行全国的主要剧种。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现有戏曲剧种317种。
2、2021年6月3日19:40
3、让清风轻轻拂过你的脸颊,唤你迷蒙的双眼,让清晨的阳光印入你的眼眸,告你一天的来到,让丰盛的早餐填饱你的肚子,知生活如此美妙。送一条短信:早安,幸福已把你围绕。
4、戏曲行当既分生、旦、净、丑,其区别除表现在服装、表演、唱腔、念白和人物性格上以外,还要从面部的勾绘、设色上告诉观众,此即谓之“脸谱”。生、旦不勾色,只用脂、粉类给以涂、抹的,称“净脸”或“粉脸”,不用脂、粉而径直用彩笔加以勾绘的,谓之“花脸”。
5、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儿干,
6、2016年以前,我只是一个热爱戏剧的大学生。那时候戏剧对我来说已经很重要了,因为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多重可能性,作为一个在现实生活里有一点敏感、怯于表达的人,戏剧给了我一个的空间,放下戒备,借由情境和角色表达自己,并不断梳理自己的生命,学着觉察当下的每一刻,不管是通过观看、阅读还是排演,它都是与我极为合拍的生命伴侣。
7、今天是2019年3月27日,第58个世界戏剧日。
8、(英译汉:逄锦来、汤益明)
9、卡洛斯•塞尔德兰CarlosCELDRÁN,古巴舞台导演、剧作家、戏剧教育者、教授
10、青衣的动作幅度是很小的,动起来是很慢的。常常是缓缓地在舞台上轻移脚步,慢慢挥动水袖表达感情,十分委婉含蓄。她们通常都目不斜视,笑不露齿,甚至袖不露指,走路也不能快走,要稳重安祥,所以过去在舞台上表演妇女一般的正常姿态,不管坐着、站着,或走路都要求一只手横着,捂着胸口和肚子中间的一块,一只手耷拉在身子旁边,而且永远要慢条斯理的,或坐,或走,经常要保持这样一种姿态。
11、觉得好的话,请在下方点好看??
12、难不难自己知道,痛不痛心里明了,人人都有苦衷,事事都有无奈,别羡慕别人的辉煌,别嘲笑别人的不幸。人这一辈子,机遇难同,姻缘各异,幸也好,不幸也罢,都是自己的人生,全力做好事情,全力做好自己,人生就算完整。早安!
13、青衣唱词繁多,唱腔复杂;花旦几乎不唱,以白居多。唱念做打中,青衣以唱为主,以做为辅;花旦则更重于念白、做功,很少有唱。
14、武旦:表现那些身俱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如《白蛇传》中的青蛇等。
15、提示一:今天我们猜的这部戏的故事,早只是见诸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直到北宋朝才被郭茂倩收录至《乐府诗集》。剧中的人物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女性,而且是女汉子。后来被改编成很多艺术形式,今天我们猜的是发源于河南的一个剧种,这是哪个剧种的哪部戏剧呢?
16、由于昆曲格律严格,文辞古奥典雅,使她逐渐脱离了世俗社会。到乾隆末年,在北方昆曲的优势地位已经让位给后来兴起的花部乱弹了。
17、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18、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幕戏曲在一些人注视另外一些人下进入一个空间里而构成。可以发现戏曲能够引人入胜,一个空间和一群人就能够把一个舞台变化得异彩纷呈和美不胜收,舞台看似微小,但却像一个魔方一样变化无穷,戏曲演员在舞台上挥洒他们的热情和汗水的同时,也把他们对于生活、对于周围事物、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原原本本地释放了出来,让观众来感受。这就是戏曲的魅力。
19、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很庆幸,遇到了一些可以互相领悟的同行者,在漫长的、迷茫的路上,在很多沮丧的、无助的时刻里,一次次地帮我们重燃希望。
20、聆听,是一种优雅的习惯,表达,是一种展示的艺术,祝福,是一种温馨的交流,早安,是一种祝福的方式,朋友,是一位会看短信的幸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