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菱角的诗词
1、温暖的风儿问静寂的小路
2、忆巢州CHAOZHOU
3、在我的家乡落城圩,因为兴修水利、加固圩堤的需要,每个村庄所在的圩埂里面,挑土后都形成了几口大塘。还有,每个村子所有圩田的分界处也有大深沟,正所谓塘坝相连,沟渠纵横。这些沟塘较为宽阔的水面,可以养鱼,也栽植水生植物,如菱、藕、茭白等。而荸荠、茨菇等则要在水田里栽植,藕也可栽植在水田里,但是菱角则主要栽植在沟塘里。
4、忽逝的闪电说些什么呢?
5、野外的林荫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开心地边唱边走。歌声清脆响亮,震动了整个树林。忽然,牧童停住唱歌,挺直脊背,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原来,他发现了树上的知了在鸣唱,想亲手抓一只呢。后,牧童抓到知了吗?诗人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6、菱角是原产我国的野生水生植物,虽然在欧洲和亚洲温带广为分布,然而仅仅只有我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栽培,而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这点有着丰富的资料可以佐证。
7、《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五言绝句。
8、雨埋钓舟小,风飏酒旗斜。
9、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 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 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10、在江汉平原,可以说,有水的地方就有菱角,可是,菱角有灵性似的,离家近一点的水塘,用作淘米洗衣洗菜,水面一般不会生长菱角,菱角会在稍远一点的幽静处,在偏远一点的荒凉之地安家。菱角生命力极强,根系发达,茎柄上和水葫芦一样有鼓起的气囊,蓬勃的菱叶一片接一片,蔓延生长,水面清寂,绿意隐现。塘边野草丛生,灌木摇曳,蜻蜓盘旋,见有人来,蹲在菱盘上的青蛙倏地跳进水里,留下一圈涟漪。
11、同事的父亲从老家洪湖来武汉,给她带来一塑料袋的熟菱角,我手里握着黑乎乎的菱角,一边听同事讲述她小时候在湖区摘菱角的故事,满口粉糯的味道,我们调侃,这哪是一袋菱角,分明是一袋子的父爱,一袋子的童年。
12、扁舟尽日画中行,荷叶荷花香不断。
13、我取友兮得菱角,碎叶参差水瀺灂。
14、雎鸠,是一种水鸟,有人说是鸬鹚。东平湖的水鸟多,有的成群结队,有的独来独往,不时的就会从船边翩然而起,优雅的、高傲的从你身边掠过,精灵一般。鸬鹚捕鱼也是东平湖渔民传统的捕鱼方式,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民俗的表演,不再是谋生的手段。
15、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
16、鱼甘宾席暖,风逆客帆迟。
17、当江南的细雨靡靡飘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轻舞罗扇扑流萤,黯然神伤于碧水秋云间的舴艋小舟?当渭城的轻尘沾上衣襟,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又是谁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曾经想做羽扇纶巾间穿行的女子,在西子湖畔独品晓风残月,绿柳如烟中墨笔添香,做那宋王朝华美锦缎上韵短而味长的一笔。曾经,想学闲雅清丽的同叔,凄婉优柔的易安,随手从词里斟杯清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点曲轻歌,便能唱尽万古的痴情。
18、老菱装篰,日浇,去皮,冬食,曰“酱大菱”。老菱脱蒂沉湖底,明春抽芽,搀起,曰“搀芽大菱”,其壳乌,又名“乌大菱”。肉烂壳浮,曰“汆起乌大菱”,越以讥无用人。搀菱肉黄,剥卖,曰“黄菱肉”。老菱晾干,曰“风大菱”。嫩菱煮坏,曰“烂勃七”。
19、市声不闻耳差静,车辙扫空身转暇。
20、陈巧林:我的直河,我的童年(连载之一)
二、关于菱角的诗绝句
1、菱角洲是一个走向幸福生活的阳光新村。著名的天南长渠和天北长渠距村南北不过三五公里,宽阔的红军沟由西向东穿流,清沏的朱场河由北向南流淌。全村有易家湖、易家台、短拐地、菱角洲、何万台、聂芝花等七个自然村九个村民组。主要种植棉花、小麦、黄豆、花生、花椰菜、油菜等,春天绿茵如染,夏天花果飘香,秋天收获满场,冬天杀猪宰羊。小村居民种植养殖致富、外出务工致富、办厂兴业致富,村民走在致富路上,百姓走在幸福路上。走近菱角洲,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村落装上路灯亮起来、植树造林绿起来、栽花种草美起来、清理垃圾净起来、厕所革命香起来、载歌载舞跳起来,日子很红火,生活比蜜甜。这里已经成为菱角洲人倾注亲情、乡情、家国情的幸福乐园,充满阳光、希望和爱的美好家园。
2、邓云乡与梁实秋、唐鲁孙并称为“华人三大美食家”,老先生用他的生活情趣来写美食,从北京写到江南,从街边面茶写到红楼茄鲞,从大白菜写到鲥鱼,有诗词,有典故、有风俗传统,有逸闻趣事,更有老先生情趣的自然流露,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仿佛感官也可以传递,而邓云乡先生又是一位民俗学家,所以他讲的不只是美食,还是民俗文化的沉淀,是回不去的故乡的味道。
3、坚硬的岩石问嫩绿的小草
4、船头老翁一尺须,斗量菱角兼卖鱼。
5、可惜这样的生态湖泊都被破坏殆尽了,以后的孩子哪里还看的到这些!
6、可大人们却能将长滿角刺的菱角直接扔到嘴里,牙齿一咬,菱角的壳就吐了出来,而角刺却丝毫不会伤及到口腔。我曾见样学样,也将带角刺的菱角扔到嘴里,其结果不言而喻;滿嘴的血泡,口水和血水顺着嘴角往外流。真是叫人哭笑不得,痛苦不堪,叫苦不迭。
7、诗人觉得自己的朋友“林子方”这次被调到福州后,看起来好像是升职了,其实各方面可能会比现在差。所以他写诗赞美西湖,把景色描绘得极尽美丽,想在情感上打动朋友并挽留他。
8、蠲渴涤烦须底物,未应接绠汲溪流。
9、欣欣8岁的你已经开始学习《诗经》中的篇章啦,很赞哦。期待这个暑假,你会给弟弟妹妹们带来更多经典诗篇的分享。
10、另外,格子见棱见角的几何型样式使整间卧室具有一种别致的建筑气质。
11、秋天来了,我之所以会时时念起菱角,应该是我难忘菱角这种脆甜清香的缘故吧?”
12、你老娘喜欢给你准备剥好的菱角和雪豆。
13、野菱角虽香甜,但吃起来却要费一番功夫。吃野菱角还是有很多窍门和技巧的。野菱角,故名思义,它野生得没有规则,有四个角的,有三个角的,多则有五个角的。由于怕菱角的角刺扎人,在咬开菱角的外壳之前要先将角刺分别咬掉,再咬其壳,取其米食用。
14、春前深惜别,病后政无诗。
15、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16、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7、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
18、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19、“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写吴兴地处水乡的特殊自然风光。两句中有三个数量词,它们写出了密而不紊的一片水系。“四水”是主干,“千溪”是支流,“万家”则意味着更多的支流。通过“交流”、“散作”“遍”等动词勾勒,让人仿佛凌空鸟瞰,一望收尽吴兴水乡风光。
20、时值金秋,去菜市场,发现新鲜的菱角已悄然上市了。望着一大筐紫红色,两头有刺,翘翘的,像一只只玲珑小元宝似的菱角,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童年时光,想起了和玩伴们一道摘菱角,吃菱角的情景来。
三、描写菱角的诗句
1、风吹柳絮毛扑走,雨打梨花蛱蝶飞。
2、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
3、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鸳鸯与厓騑,对对浮清川。采菱白晢郎,荡桨后复前。偶逢西家妹,隔浦来采莲。娇容入花乱,素腕随荇牵。要住语绸缪,风动裙带偏。采采忘采角,但采叶在船。赠我双莲子,庶几不空还。
4、《小池》是宋朝诗人杨的一首七言绝句。
5、经典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南歌子(湖景)宋 苏轼
7、斋壁晓山千嶂雪,扇纨新雁一汀秋。
8、描写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尽走东海,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9、秋风起,菱角香,与分享周作人和邓云乡二位先生写“菱角”的文章,祝大家吃得更有文化。
10、一晃五十年都过去了。在这些年里,我再也没有吃到过菱角。又是一年秋来到,儿时的故乡,记忆犹新的那些往事,历历在目的那些趣事,是那般遥远而亲切。
11、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12、嫩剥青菱角,浓煎白茗芽。
13、文章有一段这样写道:“菱的根深深扎求池底淤泥里,而叶蔓却灵气地露在水面,叶柄上生长着三角形的菱叶,每日里随着水面的微波轻轻飘荡,一刻也不停歇。叶之间是绽放的白色小花,楚楚动人,一派清寂。然而,正是这种小白花,竟能结出尖角弯弯的菱角。吃一个新鲜的菱角,脆甜怡人,清香难忘……
14、其次是育菱角秧。一般情况,在当年的春分至清明期间,生产队由专门栽植技术的老人在塘里将上年的菱角草包取出来,把菱角放在空稻箩里用河水再冲洗下,以洗掉老菱角上面的污垢和气味,在圩外的天河边河滩内的水塘里,将这些老菱角植入烂泥中,不要太深。由于天河中的水是活水,且烂泥也较肥沃,适宜菱角发芽长苗。在外河这种较适宜的生长环境中,菱角秧苗很快会长出来,一般可长成2~3米长,苗茎粗壮结实,菱秧叶子也长成一个小盘子,就育成了好的菱秧苗。
15、新授金书八素章,玉皇教妾主扶桑。
16、说些什么呢,斑斓的春天?
17、如今池底休铺锦,菱角鸡头积渐多。
18、翩翩的雪花说些什么呢?
19、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20、广阔的田野问宁静的村庄
四、形容菱角的词语
1、看来后的这弯一转啊,整首诗就更加有生气啦。
2、焚烧的纸张问烧纸的人儿
3、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生.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蚱蜢迟,泻酒木栏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菱池如镜净无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时唱一声新水调,谩人道是采菱歌。
4、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5、说些什么呢,翩翩的雪花?
6、斜径遇通南埭路,数家遥对北山岑。
7、被这密如蛛网的水系所分割,江南绿野就变成许多色块组成的锦绣。“抱城斜”是指环城的干流与城墙有一定走向上的斜度,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势态,大大小小的水流都是活水,它们给江南原野带来了生机。
8、如果你也有灵感想写一首关于夏天的诗,小魔为你准备了传送门:
9、去哪了呢,清晨的露珠?
10、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11、菱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主要生产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品种较多:有二角的、四角的,有青皮的、红皮的。家生种植的果实较大,而野生的果实较小。我们家乡主要是种植四角青皮的菱角,果实嫩的很脆,还稍有些甜味;老的煮熟吃很香,既可当零食吃,也可剥壳后煮粥、烧肉吃,味道很是鲜美。
12、浓绿的森林问肥沃的土地
13、“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将这遍及千家万户的溪水分三类,即“深”处。“浅”处和“不深不浅”处,并且分别为它们做了科学的安排,即“深”处种“菱”,“浅”处种“稻”,“不深不浅”处种“荷花”。
14、徒结连宵梦,邮音负所期。
15、菱角洲是一个具有红色历史的革命胜地。著名的红军沟由西向东穿村而过就是菱角洲村革命历史的好见证。1930年,元帅率领的红军部队在潜江、沔阳开辟革命根据地。菱角洲是红军前出与敌作战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粮米鱼虾供应保障的重要区域。为保障通行安全和粮米丰收,红军部队先后在汉水南岸兴建红军堤,汉水北岸开挖红军沟。菱角洲人民吃苦耐劳、拥军支前、无私奉献,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红军沟是元帅领导的红军部队留给菱角洲人民的宝贵历史遗迹。
16、颇思菱角问鸡头,且放莲房擅早秋。
17、芗林居士卡筑清江,乃杨遵道光禄故居也。昔文安先生之所可,而竹木池馆,亦甚似之。其子孙与两苏、山谷从游。所谓百花洲者,因东坡而得名,尝为绝句以纪其事。后戏广其声,为是词云莫问清江与洛阳。山林总是一般香。两家地占西南剩,可是前人例姓杨。石作枕,醉为乡。藕花菱角满池塘。虽无中岛霓裳奏,独鹤随人意自长。
18、不必多举例,只此两则,一个明末的记载,一个清末的记载,便足以说明北京是的确产菱的了。
19、北京有不少的水面,夏天天气够热,有适宜的气候,只要有种子,又会种植,便能种出菱来。北京曾建都几百年,南方流寓人口很多,传来不少水生植物的种植技术,蒋一葵所说“南人兴水田之利”,这都是真实历史情况。菱的种类很多,三角、四角、二角,或大或小,颜色有绿,有红,有绿中带红,还有咖啡色的老菱。《光绪顺天府志》云:“海淀今产菱,极小而三角,如南方之野菱,土人呼为菱角,生啖不甚甘脆,惟蒸曝亦可充粮。”
20、家菱大,野菱香,洪湖盛产大菱角,我的家乡天门张港生长更多的是野生小菱角。两角形似牛角的叫菱,四个角的叫芰(JI),农村人叫“瘪角”“奓角”,还有叫”扁角““叉角“的,我直呼其名“菱果”,个头比家菱小,喜水向阳生长在堰塘、水坑或沟渠里,五六月开白色小花,八九月长出菱角,淡绿色或暗红色,角尖带刺,尖细青脆。不知道是不是叶子菱形才叫菱角?菱角叶像电脑排列呈伞型的几何图案,浮在水面像是打开的降落伞,将生命演绎的神奇精彩。
五、形容采菱角的诗
1、菱角洲是一个乡情乡味浓烈的生态村。全村姓氏多样,但多为实在亲戚;各户来路有别,但都有深厚乡情。好事同喜同贺,难事相扶相帮。红事白事靠乡亲如家人,填台造房靠友邻如兄弟。每逢年节宴席,大碗大碟热情招待,八热八凉用心接待。蒸肉蒸鱼蒸菜蒸出真感情,烧鸡烧鱼烧饼烧出好年景。小菜地四季菜蔬满田绿,小果园五色瓜果满枝香。吃得生鲜,吃得美味,吃得舒心,吃得放心。菱角洲敞开田园家门、备好美酒佳肴、笑迎八方宾客来。
2、我们家乡落城圩的菱角品种在巢城较有名气,在于这种菱角的栽植方式讲究、生长管理精细,所以后长成了集形阔、体大、肉肥、味美于一体的果品,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3、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4、此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5、王治军:“老虎洞”究竟有没有老虎?
6、采莲曲)梁 简文帝萧纲
7、现在,巢城每年上市的青色四角菱角大都是附近一些小圩区的品种,供应量不大。而一些颜色变黑的菱角,二只角的菱角可能是别处贩来的。另外,在巢湖西坝口的湖中,也长些野生菱角,和湖靛在一起共生,其品味可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在秋季市场上菱角上市之时,一些年龄较大的市民都会回忆起过去落城圩农村大量上市的菱角。只是,家乡这种菱角犹如昨日黄花消逝,再也见不到那样正宗的落城圩菱角了,因为落城圩也消失了。
8、每当深秋来临,就到了采摘菱角的时节。人们划着形似木盆的小小采菱船,在蓝天白云下,慢慢划行在碧波绿叶之间,此时,岸上也必定有馋涎欲滴的少儿,在急不可耐地盯视着采摘上岸的菱角,都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嫩鲜甜口的菱角。看着那小小的菱角。有的长着两只角,有的则是四只角。拿一颗菱角在身上揩一揩一水,用牙一咬,霎时,微甜的清香沁人齿间,令人难以忘怀。
9、墨蓝色的碎发被风吹乱,却添了几分不羁。菱角分明的轮廓、深邃绝美的眼、粉红的薄唇、肤如凝脂、外加黄金比例的模特身材,天吖,那是人么?
10、偶逢西家妹,隔浦来采莲。
11、泉水的出口一道道涓涓细流,池边的树荫倒映在水中,照应出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娇嫩的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小角,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12、淡淡的油墨清香,让我走进了故乡的云空间。让我想起了儿时的趣事,让我嗅到故乡的菱角香。优美的散文一下子打开了我思绪的闸门,思念故乡的潮水顺着打开的闸门奔涌而出。把我带到了儿时,带到了故乡。
13、家乡的湖湾河汊比比皆是。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养有菱角。当你只站在池塘边,远看一片绿色,水面上漂浮着菱角。碧绿色的叶子挨挨挤挤,覆严在水面,这种菱角叫家菱角。家菱角长有像牛头的二只角,其果实含淀粉较高,一般是煮熟后食用,也很容易用嘴咬开,或用手直接掰开。
14、菱角秧苗的生长管理不是很难的事。因为这些栽菱秧的沟塘中不放养家鱼,不会使粉嫩的茎叶被吃掉。这时,主要是不让鹅、鸭进入沟塘里,因为这些家禽会吃掉菱角秧的叶子和嫩茎。还有要注意定期换水。这也不难,因为水稻生产也需沟塘保持有足够多的水。至于病虫害的防治也需注意,但在一般情况下,那种大面积危害菱秧苗的病虫害很少发生。到了八月份,这时沟塘中栽植菱角秧苗的菱角菜已长大成盘,并且还开了一朵朵的小白花,小菱角也开始生长了。后期管理仍然是防止家禽的危害。对于集体产品的管理,广大村民还是能配合做好的。
15、(秦宫秋词拟李贺)明 张羽
16、菱角洲村是湖北省天门市张港镇所属的一个行政村,是江汉平原上一个水网密布、绿树成荫、土地肥沃、宜居安居的美丽小村。
17、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夸。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 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18、偈颂四十一首 宋 释普宁
19、“采菱女儿新样装,爪皮船小水中央”古老的诗句,对采菱做了如此生动的比喻。回想起小时候采菱的情景;碧波秋水,满眼泛绿,湖池摇船,清香袭人,夕阳西下,采菱归去,菱歌婉转。是那么动人,那么叫人留念。
20、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一处相似的水塘,或大或小,满满的一池碧水,在夏天成为孩子们的天堂,除了摸鱼、虾、螺蛳、蚌壳,水塘里还隐藏只有我们知道的故事,清甜的夏日物语,比如摘野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