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愈初来广东诗词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4、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坚定自信,做“敢说、敢做、敢担当”,不负韶华的中国人。
5、其次,题材选择上的不平凡。韩愈的诗,善于捕捉和表现变态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因此,韩愈诗文首先是力求新奇,“以文为诗”,形成诗歌的散文化。这首先表现为韩愈的不少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和散文大致相同。在这些诗中,韩愈不仅大发议论,而且在形式上也脱离了诗歌的轨道。如《南山》一诗,用汉赋的铺张排比手法,极力描写终南山的四时景色变化和各种形状的山势,就是这种表现之一。
8、《桃花源记》陶潜
9、《水调歌头》苏轼
10、《醉翁亭记》欧阳修
1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3、《蝶恋花·春景》是东坡先生创作的经典婉约词,创作地有多个版本,有些学者认为本词东坡在惠州创作,起码在惠州时苏夫人(或妾)王朝云经常为东坡唱这首小词:
14、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5、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16、“天街小雨润如酥”,第一句写春雨连绵,“润如酥”就把小雨的细滑润泽描绘出来了,蒙蒙细雨,打湿了空气,滋润万物的成长,真可谓“当春乃发生”,而且“润物细无声”。韩愈的这一句写出了春雨的轻柔,写出了春雨的湿润,写出了春雨的蒙蒙质感。
17、投稿邮箱:1978227900@qq.com
18、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19、东坡在金山寺的画像是东坡先生同代著名画家、宋代铁线描的代表人物李公麟所画,二人也是朋友关系,东坡比李公麟年长一旬。从本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广东惠州为官是先生比较满意的经历。公元1094年,先生到任惠州前先是被贬英州(广东英德市),途中改任惠州,1097年再贬海南儋州。
20、《饮酒》陶潜
二、韩愈在广东阳山的诗句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无题》李商隐
4、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5、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7、备赛QQ群,群号:735416760
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0、《蜀道难》李白
11、春雪(诗)作者:(唐)韩愈诗词内容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2、如果说上两句从情感的层面上展开抒写,那么第三句则从理智层面上展开。距离潮阳还有三千里,诗人自然要揣想去处的情况的,但他却冲口冒出“吾能说”,真是未到先知。“吾能说”三字有丰富的潜台词:我心中一清二楚,我不讳言,我不幻想,我不需要自我安慰等等。非罪远贬的不平之气、迎接苦难的精神准备、老而弥坚的自信力量、才高而好直言的脾气,全蕴含进这三个字里了。它振起了全诗,为整个诗篇带来了力量。在第三句的引发下,末句展示心中想象:那里面临南海,大海的雾气一派阴暗弥漫,大浪涌起如山,拍打着高高的苍天。这景象既是迷蒙昏暗的,又是雄浑浩大的,正是作者深邃迷茫、昂奋不已的精神气象的写照。
13、《念奴娇》苏轼
1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6、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7、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8、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19、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韩愈的诗也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西藏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
三、韩愈早年的诗
1、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头条号图库)
2、《赤壁》杜牧
3、《登飞来峰》王安石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5、《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6、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7、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8、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9、《岭南诗文集萃》集萃由旅粤诗人诗文选和粤籍诗人诗文选两大部分构成,打开目录,“旅粤诗人”和“粤籍诗人”这两大篇章,立即让我们了解了哪些大诗人的才华在我们这片岭南热土上发热发光,同时岭南土生土长了哪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又写下了哪些岭南光辉篇章……
10、无端又被春风误,吹落西家不得归。
11、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12、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13、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
1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15、粤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斗事犹存。
16、韩愈这时候已经很懂事了,他知道这是嫂嫂替哥哥说出的话。从此以后,每天早上公鸡一叫,他就起床做操,然后回到书房里读书。韩家历代有人做官,藏书很多。韩愈就从《论语》、《孟子》读起。遇到问题,他就向嫂嫂请教。可当韩愈读到《书经》、《易经》的时候,嫂嫂就不能教他了,韩愈就去找当地有学问的人请教。就这样,韩愈还读了《老子》、《庄子》、《荀子》等先秦散文著作。
17、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18、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1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四、韩愈在潮州的诗词
1、《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2、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3、苏东坡诗词为广东增色,刘禹锡与韩愈的名篇亦为南粤添彩。
4、唐朝时期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嘲讽为鸟语。
5、岭南诗词大会小学组(一至六年级)
6、(读厚)陈恭尹:广东顺德人,明末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
7、《岭南诗文集萃》收录了南越王,读厚岭南地理历史
8、诗中的曲江并非西安市曲江新区,而是韶州曲江县,解放后广东还有曲江县,直到2004年改成韶关市曲江区。从本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韶关曲江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盛唐时期的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的家乡是韶关曲江,所以张九龄别称张曲江
9、第二部分 初中50篇
10、《鱼我所欲也》孟子
1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2、岭南诗词大会飞花令大赛即将开锣
13、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14、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15、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16、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
17、凭截图即可于广东乐学各大校区前台
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9、提到广东诗词,许多人会想起苏东坡的名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坡先生的这首《惠州一绝/食荔枝》堪称广东诗词文化的名片。
20、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五、韩愈 诗词
1、下面的都是韩愈的传世名句,感兴趣的可以记一记~
2、《登高》杜甫
3、③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4、韩愈受到裴度的聘用,出任行军司马。在淮西大捷凯旋后,即将同军队向华州进发的他为抒发胜利豪情而创作此下面这首《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7、指定推文+文案到朋友圈,
8、(读厚)屈大均: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
9、韩愈诗歌特色韩愈诗歌的特点之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韩愈诗歌的特点之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韩愈诗歌的特点之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他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
10、自言上计吏,年初离帝乡。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于文学一途,领导古文运动,被尊“唐宋八大家之首”。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黄州: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
15、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6、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
17、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
18、每年一场的南中国诗词大会,都沿着一条独特的诗路,引领学子入胜,追溯国学桃源,浸润家国情怀,徜徉诗词的大千世界,或大声朗读,或边走边吟,或挥笔而作,或飞花夺魁……如此三年积累下来,每一场诗词大会,都能汲取不一样的经典文化、古典情操、贵胄养分,陶冶壮哉我中国少年!
1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没有心机的双燕时时从花上掠过,多情的游蜂却正在花间盘旋采蜜。多年来我已懒于过问世事,令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暂时明亮起来。